第75章 大魏(1 / 2)

“再这般下去!我大魏就要灭亡在这些小人的手里了!”
尚书台内,几个大臣坐在此处,脸色极为肃穆。
曹髦最近的诸多任命,还有诸多政策,他们是看在眼里,气在心里。
虽说他们如今的位置是被曹髦所提拔上来的,可是如今皇帝的行为愈发的让他们无法忍受。
诸葛诞成为了太尉,群臣本来就有所不满,而王肃又紧接着成为了司徒。
这彻底激怒了尚书台诸多大臣。
实际上这并非是简单的三公之争,虽说是三公,可他们尚书台毕竟才是治理天下的实际机构。
他们这其实是派系之争,无论是诸葛诞,还是王肃,都被尚书台群臣认定为是司马家的派系。
因为这两家跟司马昭都有联姻关系,类似的还有王昶。
他的孙子迎娶了司马昭的女儿。
曹髦的政变给朝中势力重新洗了牌,而以荀为首的帝王派就此出现。
荀所领导的这个派系,虽然名为帝王派,实际上也是曹髦亲手扶持的派系,可根本就不是忠于皇帝的派系,他们其实应该叫得利世家派才对,他们在失去领袖后迅速抱团,为得就是防止被皇帝所单点爆破。
他们急着想要重新确定规矩,让自己的利益不被践踏,而皇帝的诸多政策更是加剧了这个利益团体的合作速度。
而跟他们作对的,就是司马家原先的心腹大臣们,或者说,没有在政变时获利的大臣们。
这些人因为在政变时没有直接得到好处,故而需要在此刻跟随皇帝,好获取利益。
王肃是这样,诸葛诞是这样,包括陈骞,郑袤等人都是如此。
还有一派人马,应当称为政变派,他们是直接参与了政变,并且从头到尾都是支持皇帝,并且因此获利的。
他们以朝中的华表和外头的毌丘俭为代表。
这三大派系再加上以郑冲为首的中立观望者,就形成了当今庙堂的权力机构。
而如今曹髦对司马派的大力扶持,让帝王派极为不满。
荀敢在尚书台直接召集几個大臣,完全不做掩饰,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的怒气已经达到了一个巅峰。
他们不想再继续退缩了,若是此刻再次退让,那往后掌权者就要变成司马派了,他们这些人又该怎么办呢?
荀看向了面前的众人,他愤怒的说道:“王肃有什么才能可以担任司徒呢?”
“他先前为了自己的官爵,不肯为夏侯公平反,在庙堂动乱的时候,他又弃官离开,如今却想要回来??”
“诸葛诞同样如此!”
“王肃可以为太常,却不能为司徒,诸葛诞可以为卫尉,却不足以任太尉!”
荀大声的说道。
这一刻,周边的几个大臣都有些沉默了。
崔赞无奈的说道:“荀公啊,话虽如此,但是这件事乃是陛下亲自下的命令,您勿要忘了,高柔还不曾被杀”
他们只是一群没被清算的人,高柔谋反,完全可以将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牵扯进去,这也是他们一直退让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郭彰忍不住说道:“应当要解决谋反的事情啦!”
“高柔的事情既然已经下了判决,那就该结束,往后无论是谁,若是再被这件事而弹劾,我们就一同上书就是!”
崔赞摇着头,在这几个人里,他与曹髦算是比较亲近的。
他认真的说道:“诸位,如今跟当初不同啊,当初群臣之所以能一同上书,是因为当时的高柔等人不断的奔波,使得群臣齐心协力,这才让司马师不敢反驳。”
“可如今,群臣分崩离析,彼此不信任,也无法在私下里密谋,如何能齐心协力办成大事呢?”
“我以为,可以不要太在意他们的事情,陛下所想要的只是庙堂的平衡,他不会帮着那些人来过多的打压我们。”
袁亮摇着头,他有着不同的意见。
“我倒是觉得,此刻正是可以联合群臣的时候。”
“王肃上位,群臣定然惶恐,而先前的诸多改革,如今全部停滞,还有廷尉的事情,闹得沸沸扬扬,以这三件事下手,定然是有收获的。”
荀看着众人,沉思了许久,方才做出了决定。
“可以办,但是一定要隐蔽。”
“另外,这件事关系到的是庙堂内的群臣,是天下的安危,若是有人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出卖同僚,定然为众人所不容!”
荀说了几句,就让他们各自离开。
崔赞最先走出了这里,眼里满是无奈,荀连尚书台内的这几个人都不完全信任,居然还想要召集群臣来给皇帝上压力?
你想的也有些太多了吧。
请访问最新地址
不过,陛下做事确实有些太着急了,一环接着一环,群臣有这样的反应也是正常。
可自己又该怎么办呢?
崔赞此刻有些纠结,他一直都有跟随陛下的想法,但是本身又无法跟群臣分清界限。
出卖群臣来投奔皇帝,那可是要将世家大族们给得罪死的,定然会被众人所记恨,死了都不得安宁,谥号都不给你个好的。
如此冒险的行为,谁又敢去做呢?
而崔赞不知道的是,在他离开之后,几个尚书绕了一圈,竟再次出现在了荀府之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