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(1 / 2)

曹髦看着裴秀这一脸严肃的模样,终于是笑着点点头。
“不错。”
“那裴君觉得,该如何来推广呢?”
裴秀淡定的说道:“这并不难。”
“将其禁掉。”
“再藏起来。”
“不许任何人观看。”
曹髦的脸色僵硬了一下,他再次抬起头来,审视着面前的裴秀。
裴秀因为独特的性格,纵然是清醒的时候,看起来也总是像服了散,这让曹髦一直都无法确定,这人是否清醒。
裴秀看出了曹髦眼里的狐疑,他做出了解释。
“陛下,你不理解当今的这些士人们。”
“陛下强行要让他们去看,强行将书塞进他们的手里,臣担保,绝对不会有多少人去看,甚至会起到反作用,会有一群人来反驳。”
“可陛下若是反其道而行之,故意隐藏,只是将消息传出去,让王公与知情者暂时不要与外人解释具体的内容,那就会成为名士们所吹捧的东西。”
裴秀说出了魏晋士人们最大的特点。
说的好听点叫叛逆,他们对一切都有着极大的怀疑,他们不相信庙堂,更不相信当权者。
说的难听点就是犯贱欠揍,精神状态不是很稳定。
曹髦倒也能理解,当初自己跟阮籍他们写诗的时候,司马昭下令禁止,结果传的沸沸扬扬
这些孩子打小就叛逆,好话是一句都听不进去。
曹髦大手一挥,“反正这件事交给你来办理,不必跟朕去禀告,办妥了就是!”
裴秀称是。
裴秀随即要来了王肃的诸多手稿,将这些带回了家中。
回到家后,他亲自抄写了一遍,在抄写的过程之中,裴秀也是明白了皇帝为什么想要推广这些书籍。
在抄写完成之后,裴秀便没有下一步的动作了。
他既没有去送人,也没有去传播,他时不时就前往王肃的府邸,对待王肃的态度也是越来越恭敬。
宴会也不去了,朋友也不见了,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拜了王肃做老师呢。
裴秀的异常行为,很快就引起了众人的关注。
到这个时候,方才有传闻,据说是王肃与诸多大臣们联手注释了很多经典,有了极大的突破,取得了很大的成就。
这甚至惊动了陛下,陛下都不许这些内容外传,只有担任礼部尚书的裴秀知道这件事,故而常常前往王肃的府邸。
这传闻也不知是从哪里出来的,也不知是何人所推动的,反正就是越传越离谱。
还没有一个人见过这些内容,却已经是传的玄之又玄,引起了无数名士们的关注。
王肃的实力,还是很令人认可的,他这是又弄出了什么好东西?
这件事在洛阳内传的沸沸扬扬,内容更是被传的各种各样。
很快,这消息又从洛阳逐步扩散了天下各地去。
就连太极殿内的曹髦都觉得愕然,这甚至都没有看到书本呢,就有了这样的热度??
最先出手的就是大族们,他们想要确定这个消息的真假,他们联系了三公九卿们,想要从他们那里得到消息,可无一例外,这些人都说起了一些很笼统的事情,而对内容是只字不提。
这让众人意识到,果然存在这件事,或许内容比我们所想的还要厉害啊!!
随即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拜访王肃,王肃也乐意去招待这些人,可每当谈论新经典的时候,王肃就借口离开,或者摇头不语。
曹髦坐在西堂内,看着面前的人。
果然啊,裴秀说的太对了。
这样隐藏的方式果然是会引起名士们的关注,尤其是特别能吸引那种喜欢名士的名士。
他看向了面前的钟会。
钟会的眼神里满是迫切。
“陛下,王公那经典”
钟会显然已经上钩了,对于名士们来说,经典是定然不能绕开的一环,钟会作为治经的行家,自然是不会错过的。
看着他的模样,曹髦都忍不住摇起头来。
谁能想到第一個咬钩的居然还是自己人。
可见裴秀是真的很了解这些名士们啊。
曹髦清了清嗓子,于是乎就将王肃新写了经典,自己让裴秀负责推广,裴秀故意编造小道消息,让士人们相信的事情告知了钟会。
钟会此刻刚刚忙完了州考的,准备操办接下来的殿试。
就在这般忙碌的情况下,还能抽出时日来返回庙堂询问这件事。
曹髦也不知该说他好学还是该骂他不务正业。
经过曹髦的认真解释,钟会恍然大悟。
“原来如此。”
“臣就说,怎么短时日内就传的人尽皆知了,原来是裴秀啊。”
钟会随即问道:“那这经典时候能再给我看一眼呢?”
曹髦瞪圆了双眼,你还真的是
忽然,曹髦想起了什么,他点着头,“朕这里还有一套,可以送给士季,但是,士季绝对不能给任何人看,也不能透露其中的内容。”
钟会大喜过望,“请陛下放心吧,臣绝不会让任何人知道的!”
曹髦这才让郭责取了一套书籍来,送给了钟会。
钟会很是激动,再三拜谢了皇帝。
当钟会兴高采烈的离开这里后,郭责方才开口说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