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亲征(1 / 2)

许久不曾召开的大魏朝议,再次被召开。
自从曹髦通过尚书台夺取了实际上的行政权之后,朝议就名存实亡了。
曹髦已经有很久不曾召开过朝议了,反正真正能操办实事的人都已经在三台之中了。
要操办大事,也不是说人越多就一定越好。
集思广益是对的,但是若是有人在中间捣乱,耽误正事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出于这样的想法,大魏的朝议已经有很长一段时日不曾开启了。
群臣商谈大事,都是在尚书台内举办。
在今日,得知皇帝要召开朝议的时候,群臣都有些错愕。
他们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忽然要开朝议,但是心里都能猜得出来,这一定是出大事了!
一大早,群臣就聚集在了这里,跟以往不同,群臣到达这里之后,就按着他们的所属分成了鲜明的阵营。
在过去,他们通常是以派系来进行站队的。
可在此刻,尚书台的大臣们站在了王昶的身边,三公九卿则是围在了王肃的身边,众人按着自己的部门来进行站队,这倒也是罕见。
荀勖站在了何曾的身边,这里也是最安静的,几乎没有几个人愿意待在此处。
何曾身边也只有郭家二傻,以及部分御史台的大臣了。
荀勖主动靠近,倒是让何曾颇为惊讶,还跟他攀谈了几句。
众人等了许久,他们一直都在猜测这次朝议的目的。
有人认为,这是要正式立后了。
有这个想法的人,此刻都围绕在郑小同的身边,脸上堆满了笑容。
而有人认为,这是要改年号了。
群臣的想法都不相同。
钟会面带笑容,站在群臣之中,钟会算是最特殊的大臣了,他不跟任何人站在一起,独自站在最中间,满脸的得意与骄傲。
只有我知道这次朝议是为什么而开。
钟会想到这一点,便愈发的激动。
很快,皇宫大门便被打开了,群臣在三公的带领下,缓缓走进了殿内。
群臣相继入座,除却三公与司隶校尉之外,其余人都是要坐在一起的。
在群臣入座之后,曹髦方才前来此处,群臣急忙起身拜见。
曹髦回礼,坐在了上位。
“诸位爱卿,今日召见诸位,是因为雍凉之事!”
曹髦没有废话,一开口就是直入主题。
听到这句话,群臣浮想联翩。
雍凉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,是要处置石苞?还是要处置邓艾?
是要说羌胡作乱的事情?还是要说蜀国姜维的事情?
群臣彼此对视了一眼,都没有急着开口。
就在这个时候,钟会率先起身,他朝着曹髦大拜,随即又看向了其余大臣们。
“诸位,姜维率兵入寇大魏!雍凉百姓,又要遭受他的欺辱了!”
钟会极为愤怒的说出了这句话。
可群臣却没有半点的诧异。
姜维又来了?
这不是很正常吗,算算时间,他也差不多该来了呀。
这件事让邓艾自己去处置不就好了吗?陈骞领着中军也在那边啊,何必要开朝议呢?
而就在此刻,钟会愤怒的说道:“姜维这厮,屡次入侵我大魏,使得我大魏百姓惊惧,耕地被破坏,房屋被烧毁,大魏正值盛世,岂能容他这般践踏?!”
“圣王不愿意轻易开启战乱,想要通过圣人的道理来教化这些贼寇,让他们知道是非,可谁能想到,这样的行为却让他们变得更加猖狂!”
“姜维愈发的猖狂,他在凉州残害百姓,无恶不作,勾结羌胡,妄图坏我华夏正统,这已经不是我们能继续容忍的事情啦!”
“可当发兵,庇护我大魏百姓,定我大魏正朔!!”
钟会的声音极大,震耳欲聋。
这一刻,群臣都觉得脑海里嗡嗡的。
一瞬间,他们顿时明白了曹髦到底想要做什么。
这是想要讨伐蜀国了?!
果然,曹髦随即开口说道:“朕准备起兵讨伐蜀地的乱贼,生擒他们的君王,来安抚天下人,不知群臣以为如何?!”
若是在一年之前,曹髦说要讨伐蜀国,群臣肯定是全力反对。
若是在半年之前,曹髦说要讨伐蜀国,群臣或许会委婉的反对。
可是如今,曹髦说要讨伐蜀国,群臣却愣住了,互相对视了起来。
一方面,曹髦的权势已经跟当初不同了。
别看皇帝是在询问他们的看法,可他们的看法若是跟皇帝不同,那皇帝就会想办法来让他们改变自己的看法。
另外一方面,就不得不提王肃了。
王肃在经典里说的很明白了,现在该追求的是大一统。
而王肃最绝的是什么呢?
王肃最绝的不是靠经典征服了士人,也不是用新经典给曹髦铺好了道路。
最绝的是他拉上了三公九卿啊!!
这套王学,号称是三公九卿一同钻研出来的。
三公九卿都被王肃变成了受益者,你说他们还会去反对这学说里所主张的大一统吗?!
这就是曹髦忍不住要封赏他子嗣的原因。
此刻曹魏刚刚经历了一次大丰收,国力正在暴涨的时候,而对比来说,蜀国刚刚死了俩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