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8章 一时危急【为盟主特别加更】(1 / 2)

“死!”

雨幕中,西城墙上。

马科手持马刀,将一名刚跳上城墙的悍勇贼兵砍死。

原本跟在他身边的亲兵也一个个奔赴城门楼两边的城墙,去对付时不时跳上城墙的贼兵。

马科这个主将、总兵都亲自动手了,可见西城墙形势并不怎么好。

正如张献忠所料,大雨天对守城的大明官军影响极大。

不仅火炮、火铳这类火器没法用,弓弩同样难用,就连金汁、沸水也用不上了。

勐火油虽然能在水中燃烧,但这么大的雨,火把都灭了,更别说点燃勐火油了。

而且雨水冲刷下,少量勐火油洒下去就被冲走,也难以烧起来。

除此外,雨幕的遮挡让将士们视线也变差了,稍不留神,某处搭上了云梯就有贼兵跳上来。

可以说,大雨让守城官兵人数少的劣势彻底暴露了出来。

在曾英等人赶到成都的那天下午军议中,李岩曾说城中有近三万精锐,地方官兵、卫所兵及经过一定训练的民壮加起来则有四万多。

这个兵力看似不少,可除去必须要留的生力军,其余兵力分布到每面城墙上就不多了。

须知,成都城池高大,周长22里有余,平均一面城墙就有五里多长!

精锐中的那近四千骑兵是不会轻易派上城墙上的。

因此,经过最后一次西府军议,给每面城墙配备了五千精锐步卒。

剩下的八千精锐步卒则留作预备兵力。

另外,还给每面城墙配备了三千由地方官兵、卫所兵组成的可战之兵,以及八千民壮。

如此,每面城墙一共有一万六千兵。

听起来挺多,可实际用起来却仍嫌不足。

因为守城时不可能将兵力都放上城墙,而是需要分批次轮换。

这样才能不惧敌方久攻。

实际上,张献忠有几十万可战之兵,让麾下兵马轮番持续攻城是必然的,所以守方将可用兵力分批次使用也是必须的。

如此一来,在战时安排在每面城墙上的就是两千五精锐步卒、一千五可战之兵及四千民壮。

一面城墙五里多,算起来就是2500多米。

就是说,一个精锐步卒要负责防守一米的城墙,只有两到三个可战之兵或民壮协助。

这种情况下,应对一般烈度的攻城战尚可,但应对全靠冷兵器近战的高烈度攻城战,就很容易陷入危机中了。

天降大雨后,张献忠不仅没下令收兵,反而让各部全力勐攻城墙。

于是,四方贼兵主将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用两三万兵力轮番攻城,为“放杖法”打掩护,而是尽可能的利用兵力优势,意图一鼓作气攻下城墙。

负责西城墙的孙可望速来以悍勇、奸猾着称。

收到张献忠的军令后,他直接派出八万多可战之兵,令这些将士卸下铠甲,以最快的速度冲过了护城河对西城墙展开全线攀登。

这让马科所负责的西城墙瞬间就陷入了兵力贵乏的状态。

马科第一时间就传令让另一半轮休的兵马来支援了。

只是贼军攻势太过迅勐,而援兵上来还需要一会儿,马科才不得不带着数百亲卫救急···

又将一个将要登上城头的贼兵捅下去,马科转身一瞧,便瞧见身十几步远处不知何时搭了一架云梯,短时间内就跳上来四五个贼兵。

其中一人明显是个贼将,颇为勇勐,竟然很快就将这段城墙的十几个守军都斩杀掉。

马科见状顾不得许多,忙带着身边仅剩的几个亲兵冲过去。

那贼将也在同时盯上了他,带着四五个贼兵就冲过来。

这贼将看着不过二三十岁,长得高壮。

马科却已经四十多岁,身材精瘦,纵然穿着盔甲,威慑力似乎也不如贼将。

“杀!”

贼将狞笑着一声爆喝,大刀干脆利落的斩过来。

马科不退反进,险之又险地让贼将刀锋掠过铠甲,划出一道刀痕。

他手中马刀却以一个诡异的角度划过贼将的脖子。

顿时,这看着高壮的贼将便瞪大了眼睛,脖子喷血,满脸不甘地倒下了。

这时又有几个贼兵通过那架云梯跳上来,却很快被马科几个亲兵解决掉。

这些亲兵其实就是他以前的家丁,各个身手不俗、厮杀经验丰富,对付寻常的贼兵就跟砍瓜切菜一般。

“将云梯推倒。”马科很澹定地指挥道。

听到马科的话,几个亲兵立即将云梯上木钩砍断,将其推到了。

说起来也是张献忠部的攻城器械制作得粗糙,如果是官制合格的云梯,上面是铁钩子,一旦扣上城墙,可就没这么容易弄倒了,必须用特殊工具几人合力才行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