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降甘霖,暗流涌动(2 / 3)

我有一卷度人经 刀慢 2129 字 1个月前

,乃是陛下的命令,是律法上写得清清楚楚的条律。

但这会儿突然被打破了。

不由让人心惊肉跳。

——是不是,要生什么乱子了?

更何况,似乎还听闻,那占天司派去禁雨的炼炁士,折了一位。

两个消息齐至,让这些个心思敏捷的衮衮诸公,仿佛嗅到了风雨欲来的味道。

当然,他们还只是担忧。

可某些人的心情,已经要坏死了。

——万法山,三山之一,就是三山九脉国运大阵的那个三山。

山上,占天司,东君宫。

占天司四大神君之一的东君。

东君之职,执掌礼祭之事,万人之上,二人之下,仅听命于金銮大殿帝座上的那位以及被占天司视为神明的国师大人。

东君宫里,大殿之上。

十几名炼炁士瑟瑟发抖,五体投地,深深跪伏,无人敢去直视那殿上的身影。

而在他们前方,正是那徐云子烧得焦黑的尸首。

“此雨非人力所及,实乃天数?”

“这是徐云子的遗言?”

殿上,鎏银华座上,一个十六七岁模样的少年,缓缓开口。

“回禀东君!正是!”底下一个炼炁士壮着胆子,颤颤巍巍开口。

“好一个……天数!”

东君冷笑一声,“在这大夏,陛下才是天,占天司才是天,除此以外,还有何方天数?”

暗流涌动。

偌大京城,幽河县的消息,先是传到了满朝文武,衮衮诸公耳朵里。

然后才被下边儿的人知晓,进而传遍了整个京城。

满城哗然!

当初幽河禁雨三年之发布之初,便是高调异常,几乎让整个大夏疆域都知晓。

毕竟,幽河禁雨的目的,才不是祸害那些贫苦百姓,而是给所有人提个醒儿!

——这就是大逆不道的代价!

不只是株连九族,连同所出生的故土,都要一起受难!

所以,当幽河降雨的消息传来时候,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,都惊住了。

与此同时,不少人突然想起。

那一日原幽河县令郑书囷斩首之时,仰天高呼,以命赎罪,向天求雨!

这还没两天,幽河果然就下雨了!

难不成,真是老天爷听到了那位县令的声音,在幽降下雨去?

不得不说,对于人来讲,有噱头的传闻,永远有最强大的生命力。

这不,还没一天功夫。

几乎整个京城,街头巷尾都在传。

就是那郑书囷以命求雨,这才感动了老天爷,在幽州降下雨去。

这般传言,是几个送尸体上来的敛官儿,说给余琛听的。

这个时候,他已经从幽河回到了不归陵上。

听了这般传言,不动声色。

因为这传言里边儿,除了余琛顶替了老天爷的角色以外,还真就是那么回事儿!

入夜。

幽河有雨的消息,在京城掀起了一场街头巷尾的讨论,叽叽喳喳了一天后,热度终于稍微消退了些。

不归陵上,余琛盘膝坐在床上,白天因为降雨的消耗,也恢复得七七八八。

站起身,伸了个懒腰,神清气爽。

然后才重新坐下来,双眼一闭,准备施展神通。

可就这会儿吧,一道销魂的声音,从余琛耳畔响起。

“这位官人,长夜漫漫,孤阳不长,孤阴不生,何不握紧小女子的手,一同去体味那人间冷暖?”

话罢,一双手已经搭上了余琛的脖颈,上下摸索。

睁眼一看,就见一身黑纱,朦胧之间佝偻出的曼妙身材,正贴着他的身子,火辣得很!

原来一副风尘打扮的虞幼鱼不知哪个时候跑了进来,正在扮演那京城里的风俗女子。

——这话就是先前她和余琛下山时听到青楼的姑娘照顾客人的词儿。

余琛脸一黑。

这妖女大抵是先前在余琛手上吃了亏,心头自有怨气,稍有机会就会跑过来捉弄,而且越来越大胆。

当然,若只是如此,也就罢了。

毕竟余琛反正也不是什么小孩儿了,鱼水之欢未尝不可沾染。

可偏偏这妖女还是个口嗨怪,撩拨完后,关键时候,一溜烟儿就跑。

更何况这家伙原本就是第五境的存在,哪怕被敕封了,余琛也不晓得会不会出什么问题。

他按捺下心潮,叹了口气,像拎猫一样给她拎下来,“有事儿就说。”

——这妖女看似神经大条,但分得清轻重,虽说经常在余琛没事儿的时候跑过来满嘴荤段子,但余琛干正事儿的时候却是从来不